電線類產品防火性能分析評估
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設計規程所要求的防火措施,只是對電線電纜著火后的被動消防。在實際施工和運行中,由于電線電纜的增加、敷設的集中、施工的質量太差等加劇了電線電纜火災的危險性。因此,在實際工程應用中預防電線電纜火災,必須從控制危險因素著手,并運用相關標準,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
本文通過對電線電纜火災原因及防火性能的分析,并結合相關規范標準,針對工程應用中的實際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電線電纜的選線措施、配線措施和線路的防火措施。
,電線電纜的火災原因及其特性
電線電纜引發火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過負荷、短路、接觸電阻過大及外部熱源作用。在短路、局部過熱等故障狀態及外熱作用下,絕緣材料絕緣電阻下降、失去絕緣能力,甚至燃燒,進而引發火災。火災中電線電纜的主要特性有:
(1)火災溫度一般在800℃~1000℃,在火災情況下,導線電纜會很快失去絕緣能力,進而引發短路等次生電氣事故,造成更大的損失;
(2)導線電纜在規定的允許載流量下有較大的過載能力;
(3)短路狀態下,導線電纜會在瞬間引起絕緣材料熔化、燃燒,并引燃周圍可燃物。
第二,電線電纜防火性能分析
2.1防火機理分析
2.1.1阻燃機理
(1)在燃燒反應的熱作用下,位于凝聚相的阻燃劑分解吸熱,使凝聚相內溫度上升減慢,延緩了材料的熱分解速度;
(2)阻燃劑受熱分解后,釋放出連鎖反應自由基阻斷劑,使火焰、連鎖反應的分支中斷,減緩了氣相反應速度;
(3)催化凝聚相熱分解固相產物,焦化層或泡沫層的形成加強了這些層狀硬殼阻礙熱傳遞的作用;
(4)在熱作用下,阻燃劑出現吸熱性相變,物理性地阻止凝聚相內溫度升高。
2.1.2耐火機理
(1)在電線電纜的絕緣和護套材料中加入某種添加劑,降低聚合物產生的熱量,防止聚合物分解或促進絕緣和護套材料炭化形成保護層;
(2)在線芯處增加一層云母玻璃絲帶等無機絕緣材料,在絕緣和護套層被火燃蝕后,靠纏包在導體上的云母耐火帶保護而繼續通電,從而在著火時保持一定時間的正常運行。
2.1.3礦物絕緣電纜機理
利用金屬水合物的吸收效應使電纜具有阻燃性。例如:用Al(OH)3和Mg(OH):作為阻燃劑,高溫作業下Al(OH)3為34.6%,Mg(OH)z為31%,(見反應式1及反應式2),反應分解為吸熱反應,因而可以抑制高聚物的燃燒。
第三,電線電纜在防火工程設4"1-中的應用
3.1電線電纜的選用
3.1.1選用原則
一般的用電系統,只需滿足非火災條件下的使用,故可按一般要求選用。而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電線路,必須滿足消防設備在火災時的連續供電時間,保證線路的完整性及系統正常運行。同時,還須考慮電線電纜的火災危險性,避免因短路、過載而成為火源,在外火的作用下應不助長火災蔓延,能有效降低有機絕緣層分解的有害氣體,避免“二次災害”的產生。
3.1.2非消防電氣線路的選用
(1)普通設備線路穿管敷設時,可采用普通電線;直埋敷設和穿管暗敷時,可采用普通電纜;
(2)電線電纜成束敷設時,應采用阻燃電線電纜;
(3)用于特級、一級場所的電線電纜應采用無鹵低煙型,用于二級場所的電線電纜宜采用無鹵低煙型;
(4)用于木結構公共建筑,特級、一級場所中特別重要負荷的電源主干線路,宜采用礦物絕緣電纜。
第四,工程應用問題分析
(1)目前我國沒有標準或行業標準,只是依據GBl2666.6對耐火特性進行檢驗。耐火特性優越,不能夠說明耐火電纜質量好,其電性能如何?機械性如何?而且實驗室單一火源的耐火試驗結果與實際火災影響因素有一定差距,因此對耐火電纜應進行全面檢驗,制定統一標準;
(2)現行規范有關消防設備配電線路的規定中,應細化各種配電電線電纜的使用要求,補充新型耐火電纜的內容,給出更多的選擇余地。
特別是礦物絕緣電纜,在規范中應明確規定可將其作為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線纜明敷或暗敷使用。
5結束語
綜上分析,電線電纜的正確選擇和合理配線直接關系到建筑的防火安全。在工程應用中應該加強標準化和規范化,制定科學、具體的方案,為工程設計中電線電纜防火和消防設備電氣配線提供依據,使其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有效防止電線電纜引起的火災,減少在火災中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